落实语文要素,提升课堂实效
——记花港迎春小学语文组深度教研活动
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,“作业”这个环节引起了众多教育者的重视。作为一线语文教师,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、提升课堂实效,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,3月4日迎春校区中年级语文教育组就《文言文二则》和《拇指》两课的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度研讨。
第一环节:明确作业设计依据
2022版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》中指出: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,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。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精心设计作业。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。
第二环节:
把握文本要点,紧扣语文要素
《拇指》一文语言风趣、内涵深远,旨在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来体会作品的风趣,在体会内容的趣味性,增强对事物或事件的感悟力的同时,聚焦文本的语言,有意识地感受作品风趣的语言特点。
《文言文二则》意在引导学生从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,学习读懂文言文的方法,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,传承经典,发扬国学。作业设计要夯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,把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作为重点,同时注重阅读,体会通过事例凸显人物品质的写法。
第三环节:规范作业设计格式
合理安排作业的内容结构、认知水平结构、难度结构和题型结构等,体现作业设计的整 体性、稳定性和层次性。设计作业既要考虑课时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,也要考虑到单元与单 元作业的联系;还要关注认知、理解、应用、综合等不同能力层级以及不同难度的作业比例;合理设置客观题、主观题的比例。
作业承载着培养学科素养的重任,是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的融合。教师应及时转变作业设计理念,基于学情灵活设计作业。善学者明,善思者智,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,迎春校区中年级语文教研组精雕细琢每一份作业设计,为学生铺就扎实的发展之路!